6月15日消息,全球水產養殖年增長速度從10%下降到2018年2%,這一現象值得關注。
糧農組織最近發表的《世界漁業和水產養殖狀況》(SOFIA 2020)報告中指出,2018年全球水產養殖總收獲量達到歷史最高紀錄,為1.145億噸。其中魚類產量5430萬噸(占比最大),其次是藻類3240萬噸、軟體動物1770萬噸和甲殼類動物940萬噸。
歐洲水產養殖生產者聯合會(FEAP)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據FEAP觀察,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數量不應該掩蓋這樣一個事實,即全球水產養殖的年增長率在過去幾年中已經大大下降。經過多年6%至10%的年均高速增長,2018年全球養殖年增長速度僅為2%。歐洲在20年前已經提前走上了這條道路。
自本世紀初以來,幾乎所有歐洲國家的水產養殖生產都停滯不前。該機構認為,造成這種“令人擔憂的放緩現象”的因素包括采用更廣泛環境法規、減少水供應和適當生產地點、水生動物疾病爆發增加和水產養殖生產力降低。
歐洲水產養殖生產者聯合會還認為,政治因素正迅速成為決定水產養殖增長率的關鍵因素,其在聲明中表述:糧農組織承認水產養殖生產繼續增長的國家,既有發展中國家,如埃及、印度、印度尼西亞、越南或孟加拉國,也有發達國家,如挪威或智利。
這些例外情況的原因取決于區域,但有一個顯著趨勢,即在21世紀,水產養殖業的增長需要政治意愿來促進適當的政策、戰略以及私人和公共投資。在飼料、基因選擇、生物安全、疾病控制、數字創新和商業發展等方面,還必須解決進一步的技術問題。但從歐盟的情況可以看出,解決這些障礙顯然是不夠的,該行業持續發展的最大挑戰是通過適當的一般治理決定,特別是在所有其他經濟活動中促進水產養殖的發展。
糧農組織最近發表的《世界漁業和水產養殖狀況》(SOFIA 2020)報告中指出,2018年全球水產養殖總收獲量達到歷史最高紀錄,為1.145億噸。其中魚類產量5430萬噸(占比最大),其次是藻類3240萬噸、軟體動物1770萬噸和甲殼類動物940萬噸。
歐洲水產養殖生產者聯合會(FEAP)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據FEAP觀察,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數量不應該掩蓋這樣一個事實,即全球水產養殖的年增長率在過去幾年中已經大大下降。經過多年6%至10%的年均高速增長,2018年全球養殖年增長速度僅為2%。歐洲在20年前已經提前走上了這條道路。
自本世紀初以來,幾乎所有歐洲國家的水產養殖生產都停滯不前。該機構認為,造成這種“令人擔憂的放緩現象”的因素包括采用更廣泛環境法規、減少水供應和適當生產地點、水生動物疾病爆發增加和水產養殖生產力降低。
歐洲水產養殖生產者聯合會還認為,政治因素正迅速成為決定水產養殖增長率的關鍵因素,其在聲明中表述:糧農組織承認水產養殖生產繼續增長的國家,既有發展中國家,如埃及、印度、印度尼西亞、越南或孟加拉國,也有發達國家,如挪威或智利。
這些例外情況的原因取決于區域,但有一個顯著趨勢,即在21世紀,水產養殖業的增長需要政治意愿來促進適當的政策、戰略以及私人和公共投資。在飼料、基因選擇、生物安全、疾病控制、數字創新和商業發展等方面,還必須解決進一步的技術問題。但從歐盟的情況可以看出,解決這些障礙顯然是不夠的,該行業持續發展的最大挑戰是通過適當的一般治理決定,特別是在所有其他經濟活動中促進水產養殖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