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據越南農業和農村發展部的數據,越南Cuu Long(湄公河)三角洲堅江省的漁業和水產養殖產量今年已突破836,200噸,比目標高出10.8%。
越南漁業部副主任廣通(Tuangg Trong Thao)表示,該省已對漁業部門進行了重組,減少近海捕撈和增加遠海捕撈。
該省劃出了養殖水生品種的區域,特別是蝦類和其他高價值品種。并且加強了漁業推廣活動,并向農民傳授了先進的養殖技術,特別是對蝦的養殖技術。
該部門稱,采用先進方法的蝦產量為每公頃30-50噸,而之前傳統養殖方式下僅為10-12噸。該省開發了利用生物技術的工業蝦育種模型,并分兩個階段進行育種以提高產量。在后者的情況下,幼蝦首先在一個小池塘中繁殖數周,然后在第二階段轉移到主池塘進行精養。該模型每年提供的平均收入為每公頃2.8億越南盾(12,000美元)。
該省也著力發展對蝦養殖,并將低產稻田變成了對蝦養殖場,農民在雨季種植谷物,其余時間則對蝦進行繁殖。
Go Quao區的Vinh Thang公社的Nguyen Van Hong說,之前在田地上僅種稻時,他的收入無法支付家人的生活費用,但現在,改為稻蝦同時生產后,他每年可賺7000-8000萬越南盾,收入大幅增加。
當地官員(Le Huu Toan)說,該地區利用先進的養殖技術和多樣化的模式創建了集中的水產養殖區,以將黑虎蝦,白蝦和大河蝦一起育種繁育。
該地區的水產養殖產值已從2015年的4,180億盾(約合1.18億人民幣)增加到今年的6,360億盾(約合1.79億人民幣)。
越南漁業部副主任廣通(Tuangg Trong Thao)表示,該省已對漁業部門進行了重組,減少近海捕撈和增加遠海捕撈。
該省劃出了養殖水生品種的區域,特別是蝦類和其他高價值品種。并且加強了漁業推廣活動,并向農民傳授了先進的養殖技術,特別是對蝦的養殖技術。
該部門稱,采用先進方法的蝦產量為每公頃30-50噸,而之前傳統養殖方式下僅為10-12噸。該省開發了利用生物技術的工業蝦育種模型,并分兩個階段進行育種以提高產量。在后者的情況下,幼蝦首先在一個小池塘中繁殖數周,然后在第二階段轉移到主池塘進行精養。該模型每年提供的平均收入為每公頃2.8億越南盾(12,000美元)。
該省也著力發展對蝦養殖,并將低產稻田變成了對蝦養殖場,農民在雨季種植谷物,其余時間則對蝦進行繁殖。
Go Quao區的Vinh Thang公社的Nguyen Van Hong說,之前在田地上僅種稻時,他的收入無法支付家人的生活費用,但現在,改為稻蝦同時生產后,他每年可賺7000-8000萬越南盾,收入大幅增加。
當地官員(Le Huu Toan)說,該地區利用先進的養殖技術和多樣化的模式創建了集中的水產養殖區,以將黑虎蝦,白蝦和大河蝦一起育種繁育。
該地區的水產養殖產值已從2015年的4,180億盾(約合1.18億人民幣)增加到今年的6,360億盾(約合1.79億人民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