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訊 沒有什么比啤酒龍蝦與炎炎夏日更配,作為“夜宵界網紅”,小龍蝦產業已經造就了一個千億級市場。
近日,《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17)》出爐(下稱,報告)。其中顯示,小龍蝦去年一年產值564.10億元,經濟總產值1466.10億,全產業鏈從業人員近500萬人。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小龍蝦生產國。
作為全國五大龍蝦主產省之一的安徽,2016年龍蝦養殖面積和產量分居全國第三、第二位。其中,省會合肥的龍蝦年消費量更是在萬噸以上,旺季日均消費達80噸。
爆發式增長,小龍蝦成合肥、蚌埠、淮南等地特色產業
夏季吃龍蝦是合肥人的度夏標配,蚌埠甚至為小龍蝦拍出一部紀錄片《蝦街十年》,安徽人對小龍蝦的喜愛可見一斑。別看如今晉升為“國民美食”,上世紀30年代才傳入我國的小龍蝦曾因為破壞秧苗和田埂,被作為農業有害生物。
省漁業協會秘書長李正榮介紹,上世紀90年代,我省開始出現以小龍蝦為特色的大排檔、餐飲一條街,此后小龍蝦價格不斷攀升,成為我省合肥、蚌埠、淮南等地的特色產業。其中,合肥早在2007年就被中國漁業協會授予“中國淡水龍蝦之都”,2014年,“合肥龍蝦”被國家工商總局正式認定為原產地證明商標。
《報告》顯示,小龍蝦的爆發式增長離不開年輕一代的青睞。這也使小龍蝦的國內消費市場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北京、武漢、南京、上海、合肥等城市年消費量均在萬噸以上。
“多年來小龍蝦稱霸合肥夜市,到合肥吃龍蝦成為合肥的亮麗的名片。”李正榮介紹,合肥現有七條龍蝦美食街區,龍蝦專業店800家,遍布城區各處,旺季合肥一天平均消費龍蝦就達到80噸。“
自2002年開始,合肥每年7-8月份都要舉辦龍蝦節,龍蝦節期間,通過發布小龍蝦吉祥物、小龍蝦電影、小龍蝦動漫,由市民評選知名龍蝦店,打造合肥龍蝦大王等活動,培育消費熱點,發展旅游經濟。
《報告》指出,今后一段時間,以小龍蝦為主題的餐飲節慶、休閑垂釣、旅游觀光、電子商務等產業融合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消費端拉動,形成從養殖到旅游的完整產業鏈條
”在全國3萬億元的餐飲市場中,小龍蝦市場規模超過千億元。截至2016年二季度,全國小龍蝦專營店總量達17670家,是肯德基中國門店數量的三倍。“龍蝦雖小,經濟創造力卻令人咋舌,消費端的受追捧更是帶動了產業鏈上養殖、加工、流通各環節。
”小龍蝦主要產于長江中下游地區,安徽等5個主產省的產量占全國產量的95%左右。“省漁業局(省漁政局)局長陳靜宏介紹,就安徽而言,全省小龍蝦養殖面積從32.6萬畝擴大到去年的80.6萬畝,產量從2012年的8.57萬噸增長到2016年的11.78萬噸。其中,安徽省全椒縣、宿松縣、霍邱縣、長豐縣、天長市的小龍蝦產量進入全國產區的前30。
在流通方面,全省20多家綜合農貿市場都設有小龍蝦交易專區,合肥市周谷推農貿批發市場在小龍蝦集中上市季節每天交易量80-100噸。
”目前,全省登記注冊的龍蝦批發市場有2家,坐落在六安葉集的姚李鎮和霍邱三流鄉,但每天交易量還不是很大。“陳靜宏介紹,小龍蝦交易大都在群眾自發的小龍蝦交易點、收購點,”主產區全椒縣有上百家這樣的交易點,年交易量在2000萬斤以上,出現了一批小龍蝦專業經紀人。“
蝦苗銷售是今年的亮點,由于小龍蝦養殖面積迅速擴大,導致早春蝦苗供不應求,蝦苗價格最高達到35元一斤,預計我省小龍蝦主產區蝦苗銷售量在1000萬斤以上。
小龍蝦產業也從最初的”捕撈+餐飲“,逐步向小龍蝦養殖、加工、流通及旅游節慶一體化服務拓展,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
《報告》顯示,在小龍蝦產業鏈中,第一產業以小龍蝦養殖業為主,第二產業以小龍蝦加工業為主,第三產業為以蝦為基,以市場流通、餐飲服務、節慶文化、休閑體驗為主要內容和表現形式的服務業。
其中,以養殖業為主的第一產業產值564.10億、小龍蝦以加工為主的第二產業產值102億、以服務為主的第三產業產值800億,分別占其經濟總產值的38.48%、6.96%和54.57%。
政策加持,全省各地小龍蝦養殖熱情高漲
”今年全省各地小龍蝦養殖熱情高漲,面積迅速擴大,養殖模式多樣,有稻蝦連作、稻蝦共作、蝦蟹混養和池塘主養五種模式。“李正榮指出,小龍蝦養殖的高利潤吸引更多人員加入小龍蝦養殖大軍。高校、科研單位、飼料企業、漁藥公司也都在加入其中,更加推高了小龍蝦養殖熱潮。
為促進小龍蝦產業發展,安徽省加大了小龍蝦發展的政策引導。2007年,提出實施漁業三進工程(龍蝦進稻田、鮰魚進水庫、河蟹進湖泊),把小龍蝦養殖作為省級財政水產發展專項資金扶持對象。2016年又出臺安徽省稻漁綜合種養雙千工程實施意見,引導稻漁綜合種養發展。
地方政府也把稻蝦綜合種養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產業扶貧的重要舉措向社會推廣。鑒于稻漁綜合種養在穩定糧食生產、增加農民收入、降低農藥化肥用量等方面的意義,省農委明確把稻漁綜合種養列入糧食綠色公關模式和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扶持范圍。
受市場驅動、政策引領,小龍蝦養殖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熱潮,但小龍蝦養殖要求相對較高,導致不少龍蝦養殖投資人”敗北“。
”目前小龍蝦的認識理論落后于實踐,不同地區、不同專家對小龍蝦的生長、食性、繁殖、孵化、適宜溫度、水環境等解釋不一,給小龍蝦養殖者帶來困惑,有的甚至造成巨大損失。“李正榮提醒,稻田養蝦模式也有待進一步完善,現有模式中蝦苗生產量偏大,一旦蝦苗滯銷,將給生產者帶來巨大損失,”養殖者要加大對小龍蝦養殖模式、技術、市場、病害研究,不要因市場火爆,就盲目投入資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