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場鮮活水產品供應再加安全保障。9月20日,北京與廣東地區正式簽署《加強區域間鮮活水產品產銷對接監管合作框架協議》(以下簡稱《協議》)。據悉,北京市場每天淡水活魚交易量為10萬斤,其中八成來自廣東地區,這些活魚將實現從養殖到流通環節全程追溯。
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管局食品市場處處長李江稱,北京市的鮮活水產品主要來自廣東、江蘇、浙江等地區,其中近8萬斤來自廣東地區。
鮮活水產品的質量安全風險問題一直是社會和百姓關注的焦點。同時,因長途運輸,鮮活水產品存活率受限,也有部分商家在養殖、運輸、銷售環節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李江表示,京粵兩地簽署《協議》包括養殖、暫養、運輸、銷售等過程,覆蓋“從魚塘到餐桌”整個監管鏈條的各個環節,對提升鮮活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提升生產經營企業的整體水平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據了解,今年6月京津冀簽署《食用農產品“場地掛鉤”供應保障合作協議》,與畜產品、蔬菜、水果等食用農產品產銷銜接。此次簽署《協議》后,京粵還將建立協同監管機制,在鮮活水產品從養殖源頭到流通環節構建全鏈條產品質量追溯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