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韓自貿區結束實質性談判,水產品博弈突顯
2014 年APEC 會議期間,中韓領導人共同宣布中韓自貿區結束實質性談判,雙方貨物貿易自由化比例均超過“稅目90%、貿易額85%”。據悉,中韓雙方本次談判的最后爭議點在縮小為農水產品、工業產品和服務市場的開放程度及產品特定原產地的規則。雙方意見分 歧最大的領域是農水產品。韓國向中方表示,要求把主要農水產品列入超敏感產品名單中,從零關稅產品名單中排除,但中國要求韓國進一步開放農水產品場。
中韓自貿區結束實質性談判,這并不意味著整個談判就此終結。在中韓FTA 協商中, 中國處于水產品優勢地位,韓國相對劣勢,在水產條款中,韓國會傾向于延遲本國水產自由化進度。但無論后期操作性判斷條款進程如何,未來雙方水產品市場將逾發開放的趨勢已確 立,競爭的因素也會越發復雜,我國水產品行業應盡早準備,保持我國水產品的貿易競爭優勢。
二、主要影響分析
(一)中韓水產品互補性貿易,中方體量強勢,獲益明顯。
目前,中國是世界第一的水產養殖大國和水產品出口大國。 2013 年全國水產品總量達到6172 萬噸,占世界水產品總量的39.5 %;養殖水產品總量達4542 萬噸,占世界養殖水產品總量的65.3 %;水產品出口額首次突破200 億美元,達到202.6 億美元,占世界水產品出口總額的15.6%。中國水產品主要出口國為韓國、日本、美國和歐洲,據海關數據統計,2014年1 季度中國出口韓國水產品數量和金額均列主要出口市場之首,增長態勢明顯。 圖1 中韓水產品貿易結構
目前,中國是世界第一的水產養殖大國和水產品出口大國。 2013 年全國水產品總量達到6172 萬噸,占世界水產品總量的39.5 %;養殖水產品總量達4542 萬噸,占世界養殖水產品總量的65.3 %;水產品出口額首次突破200 億美元,達到202.6 億美元,占世界水產品出口總額的15.6%。中國水產品主要出口國為韓國、日本、美國和歐洲,據海關數據統計,2014年1 季度中國出口韓國水產品數量和金額均列主要出口市場之首,增長態勢明顯。 圖1 中韓水產品貿易結構
根據聯合國貿易數據庫中中韓貿易互補性指數的研究,從進出口結構角度看(圖1), 中韓水產品干腌熏魚、鮮活冷藏及干腌甲殼軟體和甲殼軟體制品具有較強的貿易互補性,其中中國水產品出口結構對韓國水產品進口結構的匹配程度大于韓國水產品出口結構對中國 水產品進口結構的匹配程度。從中國進口的水產品已占到韓國進口總量的40 %,進口產品 主要有鮮冷凍黃魚、凍梭子蟹、類章魚、干鱈魚、凍帶魚、活鮮冷蛤、鮮冷純、凍鰨魚、活鯉魚及其他活魚、凍魚等。自貿區協一定會使中韓雙方的水產品貿易量大幅增加,因為中國 水產品貿易體量比較大,因此從總體而言,中國水產品對韓貿易是利好消息,我們會從中韓貿易中受益。
(二) 韓國技術和資金密集型水產品逐步搶灘,中方機遇與挑戰并存。
韓國水產品的出口對象主要有日本、美國和歐洲,出口產品主要包括金槍魚、魷魚、康吉鰻、牡蠣、泥蚶、蟹、羊棲菜、裙帶菜、蟶、紫菜、海膽、鯖、鱷、螺、擬庸鰈、瓊脂和比目魚。近些年對中國的出口也不斷增加,占韓國水產對外貿易的份額上升到15%左右。中韓自貿區建設會使韓方的高端水產冷凍加工品、海苔等技術和資金密集型加工水產品逐步增加對中國的出口。此前由韓國海洋水產部牽頭發起的優質鮑魚國家聯合品牌已經在滬發布。
雖然中國在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成本方面與韓國相比仍有一定優勢,中方水產品(如活魚、凍魚片)等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對韓國的出口會逐步增加。但面對中國國內逐漸增長的高端水 產品消費需求,中國水產企業在精加工技術、資金與市場運營經驗方面短期內與韓國相關企 業還存在差距,在國內高端水產品市場競爭中會面臨嚴峻的挑戰。但是從長久考慮,理應適 度引進外資與技術,在競爭中學習提升我國水產品高端生產加工水平,增強更廣泛的國際市場水產品競爭能力。
三、潛在問題預見
(一)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啟示
北美自由貿易區由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國于2004 年1 月組成,自由貿易區極大地 促進了墨西哥的對外貿易和經濟發展,但同時也給墨西哥帶來了一些不容忽視的不利影響。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生效后,由于享受高額補貼的美國農產品涌入墨西哥,墨農作物種植面積 已縮減了400 萬公頃,農業提供的就業機會減少了10%。此外,墨西哥相對缺乏科技及管 理人才、忽視提高外資企業原材料本土化的比例、放松對跨國公司技術轉讓的要求等因素,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北美自由貿易區對墨西哥經濟的正面效應。雖然中韓自貿區與北美自貿 區存在很多差異,但同為發展中國家的相對落后的農業水產領域卻有著諸多的可借鑒之處。 此番中韓自貿合作,中方在水產品領域同樣要以長遠的眼光考慮競爭模式、環境污染、人才培養、管理經驗、技術引進等問題。
(二)外部非關稅貿易壁壘與內部價格惡性競爭問題
韓國水產品關稅水平一直高于中國,可見其對本國水產品產業的保護意識。出于韓國國 內的行業壓力及其政策延續性,韓方很有可能會加重對于水產品非關稅貿易壁壘手段的使用。 盡管逐年增加的水產品貿易額讓人可喜,但是這幾年來我國在對韓水產品貿易中仍然存在一 些阻礙。韓國高高筑起的一座座貿易壁壘,給中韓水產品貿易帶來一些不利影響。技術性壁 壘、安全與衛生壁壘、綠色壁壘、認證壁壘等是許多中國企業尚難適應。韓官方公布,從2014 年起將實施進口水產品檢驗計劃,明確中國輸韓各類水產品的檢驗項目和抽檢比例。
中韓自貿區會使中國水產企業出口的部分農產品立即或逐步免交關稅,從長遠看將有利 于我國水產企業保持在韓國市場的價格競爭力,但也會使更多的企業涉足對韓貿易領域。內 部競爭的加劇就有可能引發內部價格惡性競爭的后果。
四、主要對策研究
四、主要對策研究
(一)加大水產品貿易談判的力度
在中韓FTA 協商中,韓國最希望中國進一步開放鋼鐵、化工、汽車等市場,同時又要 極力保護本國的農水產市場,水產品貿易談判必然成為雙方博弈的杠桿籌碼。由于韓美FTA大部分水產品被韓國政府計劃為“排除在談判對象之外”的產品,反映韓國對本國水產品的 保護力度。在中韓自貿區談判中,中國部分工業品也有較高的敏感性,水產品貿易作為中國 為數不多的優勢行業,在后續談判中必須據理力爭,爭取韓方最大的開放市場與最惠的關稅 條件,真正將籌碼領域發揮到位,爭取國家利益的最大化。
在中韓FTA 協商中,韓國最希望中國進一步開放鋼鐵、化工、汽車等市場,同時又要 極力保護本國的農水產市場,水產品貿易談判必然成為雙方博弈的杠桿籌碼。由于韓美FTA大部分水產品被韓國政府計劃為“排除在談判對象之外”的產品,反映韓國對本國水產品的 保護力度。在中韓自貿區談判中,中國部分工業品也有較高的敏感性,水產品貿易作為中國 為數不多的優勢行業,在后續談判中必須據理力爭,爭取韓方最大的開放市場與最惠的關稅 條件,真正將籌碼領域發揮到位,爭取國家利益的最大化。
(二)提高企業參與貿易壁壘的意識并采取必要的預警措施
對韓國設置的一系列貿易壁壘進行了解,并積極參與應對貿易壁壘是我國水產品企業首 先應該做到的。應對水產品貿易壁壘,特別是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的關鍵,是提高企業的生 產質量和技術水平,包括生產企業對于原料的控制、養殖企業對種苗來源的控制;水產品捕 撈、養殖、生產加工等過程的規范化操作;加強技術裝備和檢測水平。了解韓國水產品進口 檢驗計劃的詳細內容,與韓國客戶和檢驗檢疫部門加強聯系,及時有效地了解具體實施細則,確保產品符合要求。
(三)加大水產品出口行業協會的協調自律作用
近年來,泰國、印度尼西亞、越南、厄瓜多爾、巴西、智利等發展中國家的水產品競爭 已經使我國出口水產品價格急劇下降,出口企業受到很大沖擊。在中韓自貿區背景下,以防 止更多的對韓水產貿易企業加入價格惡性競爭的泥譚,保持行業企業合理的利潤水平,借助 行業協會自律將會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切實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形成水產品出口企業的聯合協商與聯動機制。




